当前位置: 首页 > 清明节 >

清明节

  • 冷水江消防清明宣传进公园 筑牢春季“防火墙”

    时间:2025-04-07 12:00:00

    娄底新闻网讯(通讯员 钟玮千)清明节期间,祭祀用火、春游踏青活动增多,山林火灾风险显著增大。为扎实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切实增强市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冷水江市消防救援大队充分利用宣传车,以上街流动的形式营造浓厚消防宣传氛围,同时走进青山公园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消防宣传人员向公园周边商贩

  • 大连多家场馆公布清明节期间开放时间及活动内容

    时间:2025-04-03 17:04:00

    清明节期间大连多家场馆公布了开放时间并组织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想去的小伙伴一定要看好时间哦↓↓↓大连博物馆开放时间清明节期间,大连博物馆正常对外开放。开放时间9:00-16:30(16:00停止入馆)当期展览雕光镂影大连博物馆藏皮影艺术展展览时间:2025年4月2日起看点推荐:皮影艺术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 各类元素相融合 “踏青+”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时间:2025-04-08 09:13:00

    春和景明,以亲近自然为核心的踏青活动,与文旅商体展各类元素相融合,助力释放消费潜力。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出游总花费575.49亿元,同比增长6.7%。多地旅游人次和消费增长,且旅游消费增速快于游客量增速。清明节假期,北京接待游客总量

  • 管尔东丨清明:悲欣交集,细雨飞花寄春情

    时间:2025-04-04 07:04:0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提及“清明”,人们每每会联想到杜牧的这两句诗。在看似极尽白描的笔法中,纷纷细雨的时令特征与断魂心境相映照,构成情景交融的“伤春”意境。这一天在诗情画意中,似乎别有浓郁的人情味。的确,在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最为特殊:它既是节气也是节日,自古就被赋予了自然与人文的双

  • 马来西亚“中国山”:令人动容!华人墓碑上用汉字刻着故乡

    时间:2025-04-13 22:23:00

    清明节过去一周了,但在马来西亚“中国山”,仍然可以见到当地华人的祭祀扫墓活动。马来西亚华人为何重视清明节?12000余座中国式坟茔,书写着"笑傲示不屈"的抗日碑文,华人们在墓碑上用汉字书写着家乡的名字……跟着中国日报记者焦洁 ,一起来马来西亚“中国山”,感受海外华人们的文化根脉!

  • AI还原诗中清明

    时间:2025-04-04 11:49:00

    清明节,承载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深厚情感,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佳作。今又清明,人工智能已悄然搭起一座横亘古今的桥梁。借一场科技与诗魂的对话,让我们在视觉与情感的体验中,一同走进那些被岁月尘封却又因AI而重焕新生的清明诗意世界。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将清明的时令气息与旅人的心情描写得浑然一

  • 以花换物 长岛开展清明节移风易俗主题活动

    时间:2025-04-06 09:41:00

    水母网4月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通讯员 葛惠)“阿姨,用这束鲜花换您的塑料花好吗?既环保又能表达心意。”4月4日上午,在长岛和平桥公墓路口,长岛区工委宣传文化和旅游部、长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手拉手志愿服务中心,倡导大家安全祭祀、文明祭祀、绿色祭祀、节俭祭祀。活动现场,身着红马甲的志愿

  • 拥抱南宁繁华春日 假期消费活力十足

    时间:2025-04-06 14:47:00

    【来源:南宁日报】今年清明节假期,市民通过踏青赏花、城市微度假、运动健身等多种方式,带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短途游、户外活动、文化体验等休闲活动丰富多样,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还为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动力。市民在邕江沿岸的健身道上骑行。记者 叶子榕 摄在青秀山风景区、南湖公园、人民公园等景区、公园,市民

  • 天眼新知 | 清明节经济新貌:云祭祀传承文化,踏青乡村游拉动消费

    时间:2025-04-03 13:40:00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既是人们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重要时刻,也是亲近自然、享受春日的契机。在岁月的长河中,清明节的习俗不断演变,当下,打破时空限制的“云祭祀”渐成时尚。春暖花开的季节,踏青露营、乡村旅游成为春日里亲近自然的热门选择。这些与清明节紧密相连的活动,正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形态。“

  • 7.9亿人次,中国清明假期出行量创新高

    时间:2025-04-07 09:05:00

    香港《巴士的报》4月6日文章,原题:随着清明节接近尾声,中国各地出现返程高峰 随着为期3天的清明节假期于6日结束,中国的交通系统已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了服务,以应对不断增长的返程需求。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称,6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000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1214列。其中,国铁上海局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