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承载着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深厚情感,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佳作。
今又清明,人工智能已悄然搭起一座横亘古今的桥梁。借一场科技与诗魂的对话,让我们在视觉与情感的体验中,一同走进那些被岁月尘封却又因AI而重焕新生的清明诗意世界。

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将清明的时令气息与旅人的心情描写得浑然一体,又朗朗上口,是最脍炙人口的一首清明主题诗歌。

南宋后期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西湖春景:风吹梨花,清明又至。人们为了寻春,纷纷出城游玩。直到傍晚,笙歌才渐渐消歇,游人才缓缓离去,而千万株杨柳树上,黄莺依旧跳跃、啼唱。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清明夜》,写的是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习俗。

宋代诗人王禹偁的《清明》,写的是无花无酒的清明日,以读书为乐的情怀。

清明是外出郊游踏青的好时节。宋代诗人程颢的《郊行即事》描写了清明节春天原野上清新的景致,将追逐落花的小游戏写进了诗里,在平添几许稚趣的同时,劝说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
美编:杨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