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父母护理假难休的“魔咒”怎么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7:31:00    

原标题:父母护理假难休的“魔咒”怎么破

冯海宁

据3月31日《工人日报》报道,近年来,多地探索父母护理假,不少职工希望尽快推广。然而,作为一项新的假期制度,父母护理假目前多由地方在相关规定中加以体现,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同时,由于假期成本分担机制不足,面临“企业不愿放、职工不敢休”等情况。

父母护理假最早叫“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即独生子女父母一方年满60周岁的,独生子女每年享受一定天数的带薪休假陪护父母,不包含国家法定节假日。近些年,一些地方放宽了“独生子女”的限制条件,将“非独生子女”纳入享有护理假的对象范围。

时下,设置父母护理假并将受益对象适当扩围很有必要。我国已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中不少是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在生病期间谁来照顾,是十分棘手的现实问题。尽管有地方推出“老年人助医陪诊”“免陪照护服务”等,但相关照护人员难以代替子女、让老人感受到亲情。调查显示,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这部分老年人更需要子女的陪护。

父母护理假落地范围有限,存在“企业不愿放、职工不敢休”问题,背离了该假期的立法初衷。其中,“企业不愿放”,是因为增加了两种成本。一种是工资成本,由于父母护理假是带薪休假,职工享受该假期间,企业要向劳动者支付基本工资,而劳动者并未为企业产生效益。另一种是管理成本,即休假员工的工作需要临时调整安排而产生的成本。“职工不敢休”,是因为“请假要扣绩效工资”,而且担心休假回来后回不去原工作岗位,甚至会得罪用人单位而被“穿小鞋”“逼离职”。

父母护理假“企业不愿放、职工不敢休”似乎变成了一个魔咒,企业与职工都深陷其中。破解魔咒,首先要让用人单位能够合理分担休假成本,如可将用人单位实行父母护理假的行为与税收优惠、奖励补贴等惠企政策挂钩;其次,对不愿落实父母护理假的用人单位,也需要有强制性措施倒逼,包括约谈责令整改,对整改不力的企业取消相关优惠政策等。企业也应该认识到,落实父母护理假也是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增强员工凝聚力。

企业“愿意放”,职工“才敢休”;实行父母护理假的地方落实效果好,才能在更大范围或全国推广——这是推行父母护理假、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基本逻辑。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

    郭新社:精耕细作琴产业 琴韵悠扬传世界

    全媒体记者 齐向军 韩堃在确山县,提起小提琴,人们不由得就想到了确山县小提琴龙头企业昊韵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新社。从2015年回到家乡创办提琴厂以来,她以出色的管理才能,让企业始终挺立于行业风云激荡的发展潮头,让确山提琴一直奏响在世界各地,让企业员工享受着幸福美好。“五一”劳动节前夕,记者来到位于确

    「智驾」变「辅助」,亮起的不只是安全黄灯?|氪金·硬科技

    作者 | 耿宸斐编辑 | 宋婉心一路高歌猛进的“智驾”被按下了暂停键。小米SU7事故后半个月,工信部出台了监管文件限制智驾功能及宣传,有参会人士透露了几大重点:L2不允许用“接管”进行宣传、不再受理“代客泊车”等驾驶员不能完全控制的功能、不允许公测等。最新消息是,5月4日,小米调整了SU7新车定购页

    成都:构筑“中心”理想丨“城”势而上· “经济大省挑大梁”四川进行时

    开栏语“城”势而上,行走市州看担当千河之省四川,几乎每座城市都与一条河流紧密相连。亦如百川入海,21市州的高质量发展,共同拼成四川发展的活力版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我省明确提出,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重任,以四川发展之进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大国有大

    走进城市角落 发现问题提出对策 走近不同群体 解锁多种人生色彩

    采访原广州东山口农林菜市场摊主“豆腐阿姨”祁红艳(左)。 选择记者这个职业,来源于在媒体实习时的一次心流体验。 通过沉浸式的采访、写作,我仿佛穿越时空走进另一个人的生活,拥有了不一样的生命体验。 在成为记者的6年里,这种体验愈加丰富:写文字、拍视频、做主播、搞活动,在一次次尝试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

    “爸妈替我在线相亲”:助力还是越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29岁的赵敏敏在微信里收到妈妈发的一条条“男嘉宾链接”时,才知道妈妈在相亲软件上替自己相亲。在妈妈每天如备考般地高频率刷新后,软件界面显示,已有125个父母查看过她的信息,联系人列表有45位“潜在亲家”,还有好几个男生已通过妈妈筛选沟通,列入“候选人”名单。赵敏敏想敷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