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毫克与克的换算(蛐蛐重量单位各地如果统一的话)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9 06:54:09    
本文标签:无

蟋蟀(下简称虫)的大小,以笼拍(笼形、拍子)、重量两项指标确定。笼拍是指虫外观形状大小,只能根据经验用眼光比较评估。在购虫时,一般不用“横”称虫重量,只凭眼光看虫的笼拍大小,确定其价格。北方鲁、冀、皖、京、津等地合沪3斟(音真)笼拍的虫称6厘;而南方杭州、绍兴一带3斟笼拍的虫称一厘半。这说明,虫的笼拍大小称法各地之间有明显差异。称虫的工具,老法用戥秤,后改为“横”,现在已经使用电子天平。在1988年前,吊斗用的“横”,各地计量单位很不统一.京、津、鲁、翼北方等地,虫的重量用“厘”来计,称重6厘虫等于“横”3斟,称小厘。而南方杭州、绍兴等地,称一厘半重的虫合沪“横”3斟,故称大厘。还有苏、锡“横”(无锡、苏州的“昂”),是用“点”惚作重量单位,以50一80点合沪“横”一斟。一只重3斟虫折合苏、锡“横”达150-240点。

自1989年上海组织“维多力济公杯蟋蟀邀请赛”和1996年上海旅游节的“老庙金秋蟋蟀擂台赛”后,因参赛单位涉及全国各地,在比赛中,虫的称重用沪产“横”来进行的。

故沪“横”的“斟”,才顺势推广,各省市玩虫者逐渐接受使用。现在连鲁、冀、皖、浙、京、津等在销虫时,大小也常用上海的“斟”来表示。

那么这个度量蟋蟀重量的“斟”,它的重量具体到底是多少呢?经用万分之一天平测算:1克=1000毫克,550毫克为2.5斟、590毫克为3斟、635毫克为3.5斟、670毫克为4斟、700毫克为4.5斟、735毫克为5斟。一只4.5斟的大蟋蟀仅0.7克。一克千足金国家牌价是118元,有人说蟋蟀是田地里的“软黄金”毫不为过。


以下是白峰老师的论证的资料


友间说起蟋蟀的大小,就会问:“多大厘码”?回答却不尽相同,有答多少厘的,有说多少斟的,也有答多少点的,也有说毫克的,五花八门,其实都是在说蟋蟀的分量,但外行听起来却一头雾水。


斟是上海人创立的计量体系,点是杭州通用的蟋蟀计量单位。厘,我见有人称为“天津厘”,其实要从道理上来说,没有北京厘、天津厘、苏州厘之分,厘就是厘,是中国古代通用的计量单位。但实际情况却很复杂。


“厘”是最早用于蟋蟀计重的单位,用了有两百多年了,起于乾隆中后期,最早是苏州周边的乡民倡导使用的,也算是蟋蟀赛斗的一次制度创新。《蚟孙鉴》记录了这个事情的原委,城里的玩家和乡民约斗,此前都是目测比斗。我们在蟋蟀谱里可以看到“合对诀”:“先比头,次比腿,再比浑身不后悔”,着眼于蟋蟀的大小。又有“八不斗”:“长不斗阔,黑不斗黄,薄不斗厚,嫩不斗苍,好不斗异,弱不斗强,小不斗大,病不斗常”,这其中有些说得是色类之差,有的说的是状态,有的说得是年龄,但“长不斗阔、薄不斗厚、小不斗大”显然还是着眼于体重之别。乡民不谙此道,不及“惯家”有经验,常常吃亏,后来就提出以体重相等才斗,大致上取一个公平的标准,用现在话说,就是属于“程序正义”。


蟋蟀称重最早采用的重量标准就是“厘”、“毫”这个体系。但实际分量现在有些说不清楚了。


中国传统的重量标准是一斤十六两,这个设定起于秦朝统一度量衡,一斤为十六两,一两为二十四铢。后来的朝代都沿用了一斤十六两这个进制,但一斤并非500克。历朝历代一斤的分量是不同的,这从出土的权(秤砣)能考量出当日一斤的实际重量。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从康熙时期开始,设定的“国家标准”,一斤的重量按现在折算为597克,清代一直沿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大清农商部和度支部核定的库平一两为37.3克。一两十钱,一钱十分,一分十厘,一厘十毫。用来称细料、称金银的叫做“戥子秤”,可以细化到毫,称蛐蛐就是用戥子秤。但是北方通行的厘码重量与这个清朝部颁分量体系显然并不相符。部颁一两37.3克,与公制单位基础下的市制一两(50克)相较,仅有不到75%,设若以此体系称量蟋蟀为6厘,乘以0.75转化为公制单位,仅得450毫克左右,也就是虫友说的克秤4厘5,但事实上我们用传统蟋蟀秤称6厘,公制单位电子秤大致上在570-580毫克,也就是克秤5厘7。

小时候玩虫我都没见识过蟋蟀秤,待我成年后恢复玩虫的时候,已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那时候老秤已经很稀少了,都是能人自己制作,我有两杆秤,一杆出自冉祥武先生,一杆出自张庆伦先生,皆手工制作。各家的秤也有差异,济南人校称,采用一分的硬币为标准,通行的标准是一分钱称7厘2。也有的人坚持以一分钱称7厘为标准,但当日斗虫,只要是一杆秤下来,大家都认,公平度还是有的。我用手边的一只电子秤,找到一枚旧1分硬币称了一下,结果是6厘8, 公制单位下为630毫克。比值为0.926/1。


在网上查找了一下,人民币铝分币1分的标准重量是0.67克,正负误差不超过0.02克。这个误差值与厘秤所允许的飘两毫基本是一致的。如果以标准1分硬币0.67克记,合7.2厘,则厘秤与克秤差距比确为0.93比1。换算起来,一厘合46.5克。一斤则要744克,这个显然与清朝部颁旧制并不符合。

这个混乱局面,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难以考究,大约和早期旧制与公制单位并轨时的情况有关。


民国初期,中国开始和国际接轨,为了便利,将传统度量衡的一斤截短取齐定为500克,一千克恰好为两市斤,同时取消了16两进制,改一斤为十两。但是衡器生产却一时跟不上,所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斤、小斤同时并行,沿袭了很久。我小时候有些公私合营的小铺,里面用酒提子卖散酒,一提是一两,还有人进去问:“这是大两还是小两?”曾见有人大咧咧地说:“我昨晚上自己喝了三大两。”当时听着好笑,以为是耍贫嘴,后来才明白,是我浅薄了,确有大两、小两之别。大两说的是一斤十两这个两,其基础的这个斤却是小斤(500克/斤),而小两指的是一斤16两的这个两,基础却是大斤(597克/斤)。标准不统一,小斤大两,大斤小两,解释起来如同绕口令。


民国时期的度量衡也是各取方便,主要还是因为西方已有的一些度量单位随着器物文明进入中国,无法回避,比如速度单位随着汽车进来,当时的汽车速度表用的是“迈”,这是英里的概念,现在我还听有的司机说:跑高速我都是控制在110迈。但者实际上指的是千米/小时,如果真是迈,那就跑到每小时一百七八十公里上了,早超速了。也有人将车速称作“码”,“码”也是英制单位,不大到一米,现在大多不用了,但是足球还用,现代足球这个游戏是英国人发明的,沿袭了当初的规定,点球的距离是12码,沿用至今。我小时候牛奶还以“磅”来计量,地秤也称作“地磅”。说明“磅”作为官方或半官方的计量单位也曾有过较长时间的流行。现在国际拳击赛事,称体重,好多赛事还在沿用磅这个体系。盖因现代拳击也运动起源于英国。度量衡实际上也代表了文化源流和话语权。

上海玩家使用的“斟”这个单位是纯粹为了蟋蟀称重而厘定的,出现的年代我不能确知,以我个人臆断,大约是起于开埠以后的晚清。


斟是带着一个蟋蟀笼称出来的分量,出现这个情况其实倒很好理解,正常的戥子秤不采用秤钩,而是一个托盘,但是蟋蟀是活物,不加约束直接放盘子里称重,蟋蟀会逃逸,所以要加一个笼,所以斟是带着一个过笼称出来的分量,这导致各斟之间不是一个整倍数关系,比如三斟并不等于两斟加一斟。这就需要一柄特制的秤,除蟋蟀之外,不做它用。蟋蟀居然能拥有一个独立的称重体系和量具,体现出蟋蟀赏玩在上海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曾不容小觑。直到今天上海也是全中国拥有蟋蟀玩家最多,蟋蟀活动普及度最高的城市。而在北方,拥有这个地位的是天津。所以玩家有“天津厘”的说法,至于蟋蟀采用的“厘”何以与大清厘定的重量单位有很大差异,这个重量单位是如何确定出来的?究竟和天津是什么关系?尚有待请教虫坛宿耆,进一步寻访。


上海和天津,一南一北,都属于最早开埠而华洋杂处的城市,蟋蟀活动的兴盛,即和商业繁荣、财富汇聚有关,似乎也有中国传统习俗逆势反弹有关,其间心路历程似已渺不可寻,但是这两座城市分别留下了一个计量单位,既有创新,亦不乏妥协精神,允为城市印记。

至于杭州玩家使用的“点”,又有点复杂了,历史上曾有“杭码厘”,这究竟是个什么体系,不清楚,但显然不是通常所说的厘,晚清秦子惠的《功虫录》里杭码-厘这个词曾十数见,显然不同于无锡通行的“厘”,但又显然属于当日玩家都明白的概念,故而秦子惠未作解释。只是传到今天却成了谜。


当今杭州所使用的“点”,也是个挺有意思的用法,是以公制单位为基础的,是将蟋蟀体重之毫克数减300,再除以10。比如虫本重680毫克,减300为380,再除以10,则为38点。为什么要经过这样一个转换?何不直接用毫克?其中必有原因,但我不知道。


当代社会,社会交流愈发频繁,全国级别的大赛也越来越多,我个人以为其实大赛不如就直接使用公制单位,一方面可以直接和世界接轨,不然别说域外之人,圈外之人对蟋蟀的分量都一头雾水,并不利于传播和弘扬。再则,公制单位不会因各地因习俗不同而产生歧义,也不会因为各地采用的秤不一样而备虫困难。


我以为“克秤厘”这个概念就挺好,680毫克,就称做“克秤6厘8”,即传统,又普世,量具也好找。


以下是我反复论证得出的结果

蟋蟀的单位要统一,但我个人觉的必须以毫克做单位基础,而且精度不能计较不然根本无法换算,都是矛盾,只有每个地方的退让一步,并且认可,才能大一统,就如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的道理是一样的,我对此,研究了一天!

按照电子秤厂家的1克=1000毫克,550毫克为2.5斟、590毫克为3斟、635毫克为3.5斟、670毫克为4斟、700毫克为4.5斟、735毫克为5斟这个换算,加上白峰老师所说的传统蟋蟀秤称6厘,公制单位电子秤大致上在570-580毫克,也就是克秤5厘7。但是仔细计算的话6厘应该是560毫克,如果560毫克就是5厘6的,又矛盾了,因为5厘6的转换成毫克的话应该是520毫克,对此之间重量单位换算误差是很大的。又举例680毫克等于6厘8,配合到『斟』或者『点』作单位,是算不明白的。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去换算!!!

要统一,必须让步,实际3.0斟=6厘4(6.4厘)就按3.0斟=6厘,2.0斟=5厘6(5.6厘)就按2.0斟=5厘(5.0厘)做出这样的让步才能做到单位换算统一,比如4斟的精确换算,4斟/7.2厘/670毫克/37点,统一的话就是4斟/7厘/700毫克/40点,取整数。把之前的都抛弃,都以这个新表格为主,但是没有国家发布文件,老百姓是不认可的,如5斟/8厘/800毫克/50点,这样换算之间绝对不会出现矛盾,不信大家可以去试试!!

这些论述,是我经过反复研究验证,觉的可行的,不管是公制单位,还是配合南方-北方蛐蛐重量单位之间换算,都是行的通的。

如上海,天津,杭州,公制单位,不肯让步是无法做到统一的,如今像苏州和无锡的「昂」制「点」现在已经都淘汰了,很少有人用,有‬的‬话‬可能也是‬当地老一辈的人在‬使用这个换算单位。

以下是我整理的单位换算新表格,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就一开始说的6厘就是3斟,又如白峰老师说600毫克直接等于6厘,对杭州的点(600毫克-300)/10=30所以杭州的点是30点。最后就是

3斟-6厘-600毫克-30点,

4斟-7厘-700毫克-40点,

5斟-8厘-800毫克-5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