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一个公司需要哪些开支,以生产型企业为例,开支由用人成本、材料成本、设备场地成本,办事费用,国家税费等组成,最后才是归属股东的利润。在会计上创造出了毛利这个概念,用以反应企业核心经营组织的能力。毛利率这个词非常重要,在于他剔除了经营管理中个性化的部分,仅就核心的组成部分用来做比较,反应行业整体状况和企业产品成本构成。
毛利是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毛利率是毛利除以收入。所以,先要了解收入和成本两个概念。产品的销售价格往往是商品的效应价值、社会价值和心理价值、市场供需等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定价高,销售利润率就高,但影响市场对商品的接受程度,随着竞争激烈,产品的利润率会趋同社会平均利润率,这个数字一般在10%。而公司产品的定价有时更像一门艺术。
国家统计局和税务局也会每年统计各行业的毛利率情况,可以查阅相关年鉴。如果公司毛利率高于行业统计数据,说明经营管理的较好,或者产品优异。一般医药类毛利率在50-60%,生物制药、创新药可能高达80-90%。制造业中技术偏高端一点的在45%,下来一般的在35%,偏低端一点或行业低谷、衰退时期在25%。尽量选择毛利率高一点行业。否则证明是一个苦逼的生意。
价格往往不是公司能够决定的,必须考虑同行业的情况和社会供给与需求,考虑产品趋同还是差异化竞争。比如电子行业,往往有代级周期,相关行业表现处周期性的变化,当更新换代时,产品对零部件的需求就开始旺盛起来。
决定生产制造成本的通常讲包括人机料法环测五要素,自动化、少人化能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工艺改进、精益生产的推行能提高现场组织效率,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能极大节约原有成本。生产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瓶颈技术的突破能带来成本的显著变化。所以,要关注毛利改善方面企业做了哪些工作,是日常性的,还是创新新的,特别关注创新型生产改造的计划和具有这类精神的企业。
最后,通过案例来说明毛利的构成。假定一个上市公司是生产企业,有员工500人,生产类员工三百人,生产员工每月到手工资5000,因为企业还要给员工缴纳社保,员工也会产生一些基本福利,根据社保选择不同,这个系数是实发工资的1.3-1.5倍,按每月每人用人成本7000元计算,单人84000,三百个工人一年用人成本2520万元,非生产人员单月工资12000元,200人一年2880万元。500人一年人工成本5400万元。人工成本一般占收入10%左右,所以这个公司年收入最好大于5.4亿。
如果这家公司是一家普通制造业,毛利率30%,意味着2520万的生产人工成本加材料成本和设备摊销和辅助生产工器具消耗,占收入的70%。原材料的成本能从市场取得报价。这样就能倒推出企业盈亏平衡的收入是多少。在考虑市场份额和订单数,进一步知道企业收入和毛利状况。超额的订单带来超额的利润。
企业的收入除了补偿生产成本外,管理型人员和事物支出也是需要补偿的,假定30%要补偿5%的管理费用和15%的销售费用,只剩下十个点的销售利润率。
这样讲企业的毛利率不知道你是否大概明白了。当然销售利润率是衡量一个企业赚钱能力的标准吗?不是。衡量企业赚钱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利用归属股东的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
毛利率改善是一个企业所处行业或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改变,是企业利润改善的象征,而企业价值的简单计算模型是:利润*估值=价值(市值),股价要升高,在估值不变的情况下,必须提高利润,而提升利润最有效的手段是提升毛利率。